让一个公司倒闭,在法律层面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方式:
首先是自愿解散。当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时,公司可以解散。比如,公司章程里明确写了公司经营期限是20年,到了20年,就可以按照规定解散公司。这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条,该条规定公司因下列原因解散:(一)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此外,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也属于自愿解散的范畴。如果公司的股东们通过合法的程序,比如召开股东会,并且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表决比例,多数股东同意解散公司,那么公司就可以进入解散程序。
其次是行政强制解散。当公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依法责令关闭时,公司会被强制解散。比如公司存在严重的偷税漏税行为,被税务机关查实后,税务机关可能会责令公司关闭。《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赋予了行政机关这样的权力。同时,公司如果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也会导致公司解散,这在《公司法》第一百八十条中也有明确规定。
最后是司法解散。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例如公司陷入了严重的内部矛盾,股东之间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公司无法正常开展经营活动,在这种情况下,符合条件的股东就可以向法院申请解散公司。